Tesla Model S 的设计失误
Tesla Model S 的设计失误
这幅美丽的图片,就是红极一时的 Tesla 电动车 Model S 的内景。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其中有一些不大对劲的地方?虽然我看好电动汽车,它们环保,安静,运动敏捷,然而我发现 Tesla 的这款 Model S,其实有一些严重的设计失误。
缺少硬件开关,过度依赖软件和触摸屏
纵观 Model S 的内景,你会发现这车里面怎么光溜溜的,就没看到几个按钮。确实如此,Model S 内部设施的控制,基本上完全靠中间那个很大的触摸屏。
顶棚上有一个天窗,却没看见天窗的开关。通常说来,当人们看见门或者窗户,他们期望有一个开关,设在旁边顺手的地方。然而你在 Model S 里面一抬头,却看不见任何可以按下或者掰动的开关。顶棚上面几乎是光溜溜的一片: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样的设计,比其它车子更加美观,简洁。然而你可能没想到,这种“美观”其实是有代价的。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你怎么打开天窗?答案:你必须使用触摸屏!
你要在触摸屏上找到一个叫“Controls”的页面,然后从左边的控制栏选择“Sunroof”,然后在右边会出现一个车子的图片,和一个滚动条。你把滚动条往下拉,天窗就打开了……
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然而这种依赖于触摸屏的设计,其实是让简单的问题变复杂,变麻烦了。其它车的天窗开关都是很明显,不需要“找”的,而Tesla的天窗开关,你要找一会儿,甚至找到了还要琢磨一下,才会知道该怎么用。我现在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详细分析如下:
-
天窗控制器不在天窗旁边。触摸屏跟天窗,处于风马不及的位置。这违反了一条基本的设计原理:控制器应该很容易找到,最好在它所控制的东西上面或者旁边。如果用户想打开天窗,他应该能够在天窗旁边,找到一个明显是用来打开它的开关。几乎所有其它车子,天窗开关都在顶棚上,不知 Model S 的设计者,为何要抛弃这种久经考验的设计。
-
触摸屏上干扰信息太多,不容易找到正确的按钮。触摸屏太大,上面显示着所有控制器的信息。这些控制器的位置,本来可以分布在车的各个部位,现在却集中到了一个仅十几寸的屏幕上面。这当然显示不下,只有放到好几个菜单里面去。
这些“软件控件”的位置,也不是很符合逻辑。例如,为什么有些控件(比如天窗)在tab里面藏着,而另外有些(比如门锁)直接露在外面?以至于你一眼看去,会不知所措。
相比之下,大部分其它车的硬件天窗控制器,附近没有很多干扰信息:
这个控制器在顶棚上,而且处于控制板的中央位置。旁边只有几个顶灯的开关。这些开关,对应着灯在顶棚上的位置。后面的灯,控制器在后面;前面的灯,控制器在前面;左边的灯,控制器在左边;右边的灯,控制器在右边……
这种排列方式,在设计学上叫做“自然映射”(natural mapping)。你不需要多次的摸索和记忆,甚至不需要看开关上的标记。只根据开关的相对位置,你就知道哪一个开关控制哪一盏灯。
- 查找天窗控制器的“逻辑路径”太深。从最开头的触摸屏界面,直到找到打开天窗的控件,你需要进入至少两层菜单。如果菜单之前停留在另外的状态,你还需要点击某个按钮,回到“主界面”,然后还要从上往下进入两级菜单。这种设计所需要的“逻辑路径”,长度>=3。
这种多层的“间接访问”,很容易把人搞糊涂。对年纪大点的人,几乎是不可用的。就算是年轻人,恐怕也需要摸索一阵子。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或者事先没熟悉过这车的情况下,需要找到控制器(比如通过天窗逃生),恐怕会不知所措。
比较一下其它车子的设计吧。其它牌子车的顶棚上,一般有一个比较大的,明显是用来打开天窗的开关。不管车子当时处于什么状态,直接伸手就可以摸到这个开关。这种设计所需要的“逻辑路径”,长度=1,也就是说是直接的。
- 触屏的界面并不直观。仔细观察触屏上的控件,它们的操作方式并不是那么直观的。看到那个滚动条一样的东西,我该是点击呢,还是拖动呢?“VENT”,“OPEN”那几个字的位置,到底表示什么呢?我如何让天窗向上倾斜通风(tilt)?真是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恐怕要看说明书,摸索一会儿才能知道这到底怎么用。
相比之下,其它牌子汽车的硬件开关的设计,其实非常的直观。开关向后一拉,天窗就打开。向前一推,天窗就关闭。有些车子的天窗可以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tilt),所以你可以把这按钮向上一推,天窗就进入倾斜通风的状态。
这种硬件开关的设计,符合了“自然映射”的原理。天窗的开关,成为了天窗的一个“模型”(model)。开关的位置,正好跟天窗平行。开关的运动方式,跟天窗的运动方式,产生一种“自然”的对应关系。开关向后,天窗也向后。开关向前,天窗也向前。开关被向上推,天窗也向上倾斜。这是非常好的设计。
触感,力反馈和行车安全
触摸屏缺乏触感和“力反馈”,无法进行“盲操作”。由于触摸屏是平的,所以它无法提供触觉和力反馈。你无法光靠手就摸到按钮的位置,而必须用眼睛看屏幕。当你找到并且拖动屏幕上的滚动条,你的手指不能得到任何力和振动的反馈。你不能立即感觉到,是否已经真的触发了“开天窗”这个操作。只有当天窗开始移动,你才知道刚才的操作是否成功。
相比之下,硬件天窗开关具有很大的优势。有些车子的天窗开关,设计得符合人体工学,正好符合你的手指的形状。摸起来容易,掰起来舒服,有感觉。手往上一摸,就能找到天窗控制器,之后不用眼睛就能操作。
像天窗开关这种“盲操作”,在开车的时候特别重要,因为开车时你的眼睛应该随时注视前方的道路。如果眼睛开小差去看屏幕了,就可能出车祸。这就跟开车时用手机发短信一样危险。触摸屏看起来很酷,而其实是降低了汽车的安全性。
系统可靠性:触摸屏是“中央薄弱环节”
仔细观察一下 Model S,你会发现它的内部几乎没有硬件的开关。几乎所有的设施:天窗,空调气孔,窗户,门,后备箱,充电盖,…… 全都是用这个触摸屏来控制。
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这个触摸屏就是一个“中央薄弱环节”(single point of failure)。只要触摸屏一出问题,你就会失去对几乎所有设施的控制。根据这篇[文章](http://www.autonews.com/article/20140811/OEM06/140819992/tesla- model-s-has-more-than-its-share-of-problems-consumer-reports),有的 Tesla 用户报告说,他的 Model S 在 12000 英里的时候,触摸屏突然坏掉,以至于门把都没法用了!
Just before the car went in for its annual service, at a little over 12,000 miles, the center screen went blank, eliminating access to just about every function of the car…
相比之下,其它汽车的硬件开关位置是分散的,它们的电路逻辑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开关坏掉了,另外一个还可以用。其它车子的屏幕,一般只用来显示倒车摄像信息,以及音乐娱乐等无关紧要的东西。Tesla 用这个屏幕来控制所有的配件,真的是发挥过度了。
门把的设计问题
Model S 的门把设计也有问题。它的门把是电动的,而其它车的门把,都是机械的。在停止的状态,Model S 的门把会自动缩回去,不露一点缝隙:
当你接近车子的时候,内部的电机会让门把伸出来,这样你就能拉开车门:
按照 Tesla 设计师的[思路](http://www.carbodydesign.com/2013/11/tesla-chief-designer- creating-a-car-from-the-ground- up):“第一次接近这部车的时候,你首先接触到的是门把:这应该是一个印象深刻的经历。在你走近的同时,门把也伸出来——就好像是这车子想起了你……”
As you approach the ca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irst contact you have with the vehicle is through the door handle: it needs to be a memorable experience […] The idea of this door handles that protrudes from the car as you approach it – [it’s like] the car is already thinking for you.
多么诗情画意的场景,一部会想起你的车,一个朋友!可惜这美好的第一印象,是经不起现实考验的。等你买下这车,实际用起来的时候,问题就来了。首先,这个门把被人手抓握的部分,是扁平的形状。这种形状非常的不符合人体工学,捏起来会很不舒服,使不上劲。如果车门被冰冻住,或者门被撞变形了,或者有紧急情况需要很快的开门,这门把就会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另外,在寒冷的地区,车停在外面,缩进去的门把会被冰冻住。等你要开门的时候,才发现门把被冻住了,出不来。如果软件出了故障,也可能导致门把出不来。一旦出了这些事情,你就完全失去了打开车门的能力。如果门把是机械的,就算上面有一点冰,一拉把手,冰就碎掉,门就开了。如果实在冻得严重了,你把冰稍微凿一下,一拉就开。Tesla 的设计者,貌似完全没考虑过这些“意外”的情况。
没有任何其它牌子的汽车采用像这样的门把设计。从丰田一直到 Bugatti,它们的门把全都是机械的,粗壮的,直接就可以拉的。没人在这上面耍花样。你想这应该有原因的吧?由于人的生命安全,在事故的时候依赖于快速地打开车门,门把的设计需要是坚固而可靠的。
只有 Tesla 别出心裁,搞得门把完全缩进去,跟车门平齐,连个可以用力的地方都没有。门把和车门之间的缝隙很小,所以冻在里面的冰没法凿开。很多人发现这是个讨厌的问题。看看这篇[讨论](https://my.teslamotors.com/it_IT/forum/forums/those- door-handles),你就会发现人们为了这个门把,费了多少脑筋,想出五花八门的解决方案:
- 提前远程启动车子,让内部温度起来,化掉把手上的冰
- 往门把上泼热水
- 放热水袋放在门把上
- 停车的时候在门把上贴一块透明胶,发现冻上了就把胶布撕掉
- 用电吹风吹
- … …
不管这些方式可不可行,有没有效果,你都可以看到,这门把的设计,其实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的设计,除了看起来很“未来”几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买了辆酷车,活得可真累。
人体工学和舒适性问题
另外,我发现 Model S 的触摸屏,其实在一个很不舒服的位置。如果我靠在司机的座位上,我的手是无法顺利地碰到屏幕右边的。我必须启用我的腹肌,稍微坐起来一点,努力伸出右手,才能够得着那个位置。
如果触摸屏的位置稍微往下放一点,倾斜度降低一些,就会方便很多。另外,这个触摸屏真的不需要做那么大。
另外一个奇葩的地方是,触摸屏下方,座位之间,有一片很低的,光溜溜的平面,像个微型的保龄球球道……
这貌似是用来放随身物品的。然而这个空间,由于位置和形状的问题,恐怕不会得到有效的利用。由于平台位置太低,几乎到了地板上,如果往里面放置物品,拿起来会非常的不顺手,甚至需要弯腰下去,而且恐怕会被不小心踢翻。因为整个平面是光滑的,中间也没有挡板,车子加减速时,东西可能会到处乱跑。从美学角度看,这个区域的边界,跟触摸屏线条错位,感觉不流畅,不美观。
另外有用户[反映](https://my.teslamotors.com/it_CH/forum/forums/cup-holders-and- spilled-coffee),Model S 的咖啡杯座,被设置在一个很容易被手肘碰翻的位置。某些 Tesla 的“专家用户”对此的建议是,去买“防溅”的咖啡杯。有些聪明人甚至自己设计,并且用 3D 打印机山寨了一个架子来放咖啡:
我对此举动非常的无语。本来 Tesla 的设计师应该做好的东西,居然需要自己动手。很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不舒服的车,被叫做“豪华车”,价钱是其它牌子的两三倍……
可靠性问题
虽然这篇文章里面,我只想指出 Model S 的设计问题,它其实也有很多可靠性的问题。
最近的一些[报道](http://jalopnik.com/report-two-thirds-of-early-tesla-model-s- drivetrains-m-1747222846)指出,由于动力系统的问题,2/3 以上的早期 Model S,动力系统的寿命都不会超过 6 万英里。Consumer Reports 也[报道](http://www.consumerreports.org/cars/tesla- reliability-doesnt-match-its-high-performance),Model S 的可靠性“低于平均水平”。报告指出,Model S 存在各种质量问题:触摸屏崩溃,门把失灵,发动机故障,天窗漏水,各种部件嘎吱作响,等等。另外一篇 Consumer Report 的[文章](http://www.roadandtrack.com/new-cars/car- technology/news/a27094/consumer-reports-tesla-model-s-not-recommended-on- reliability),对各种电动车的可靠性进行了排名,Model S 名列倒数第一。
安全性问题
2016年1月1号,在挪威的一个 Tesla 充电站,有一台 Model S 在充电的时候,莫名其妙起火燃烧(见[新闻](http://www.extremetech.com/extreme/220237-tesla-model-s- catches-fire-at-supercharger-station-in- norway)和视频)。由于着火的材料是锂金属,消防队无法用水控制火势,只能用泡沫覆盖隔离,等待烈火把车子完全融化。最后这台车被完全烧毁,幸好没有人员伤亡。事故起因正在调查之中。
Elon Musk 对此事故的反应比较让人失望,他说:“美国每年有上万辆汽车起火事故,没有人报道。为什么Tesla的车一起火,媒体就争相报道?” 不好好调查和检讨起火的原因,反倒笑别人“一百步”,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其实媒体报道Tesla车起火,是有他们的原因的。汽油车着火,一般都是因为有人犯了严重的错误,导致严重的车祸,油箱破裂,又遇上火源或者重击。或者由于车体老化漏油,又碰上火源。而电动车起火,不需要有人犯错误,不需要有严重的车祸,莫名其妙就着火了。你有见过崭新的汽油车,在加油站加油,忽然自己着火吗?
这不是第一辆起火的 Model S。世界上只有 3 万多辆 Model S,却已经出现过4起起火事件。之前的一个 Model S,半路上底部被硬物撞击。屏幕提示说,电池出了问题,请停车并且撤离。幸好车主按照电脑的指示做了,结果撤离不久之后,车就开始燃烧。如果车主没有停车撤离,后果是相当可怕的。这种对生命危险缺乏明确警示信号,其实也是一种严重的设计问题。
锂电池起火的原因很奇怪,波音787客机上,出现过多次锂电池起火事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最后分析原因在于:
- 日本 GS Yuasa 公司制造的电池存在缺陷。
- 波音工程师,没有考虑到 worse case 的电池故障。
- FAA,在认证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电池的危险性问题。
既然锂电池有这么蹊跷的潜在危险,Tesla 的起火事件,当然也应该受到重视。这问题不像Elon Musk说的那么可靠,那么不值一提。
Autopilot 的事故责任问题
两个月前,Tesla 通过“软件更新”,使 Model S 具有了初级的“自动驾驶”(autopilot)功能。这个功能可以让 Model S 自动地,沿着有“清晰边界线”的车道行驶,根据前后车辆的速度相应的加速和减速。
这貌似一个很新很酷的功能,咋一看跟Google的自动车有的一拼(其实差得天远)。然而在推出后不久,YouTube 上出现了一些视频(视频1,视频2,视频3,[视频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Z- jhLxrVc),视频5)。它们显示,autopilot 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进行错误的判断和操作,有些险些造成严重的迎面车祸。
特别是视频1显示,在路面线条清晰,天气很好的路上,autopilot 忽然向左转向迎面方向的车道,差点导致严重的对撞车祸。仔细观察 autopilot 转向之前的情况,是由于路面上有阳光投下来的树影。Autopilot 误以为那是一个障碍物,所以把车转上了反方向的车道!
从这个简单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出:
-
Autopilot 没有对图像进行基本的“阴影消除”,它不能区分阴影和障碍物。阳光强烈,阴影明显的时候,autopilot 可能把阴影当成障碍物。阴影消除在计算机视觉已经研究挺多了,这说明 Tesla 有可能没有进行基础的计算机视觉研究。缺乏分辨阴影和障碍物的能力,这样的自动驾驶系统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
道路中间有明显的,表示“禁止超车”的双黄线,对面有来车。Autopilot为了避开“障碍”,冒着对撞的危险,左转跨越双黄线。这表示autopilot连基本的交通规则,紧急情况下的正确操作方式都搞不清楚。或者也许这软件里面连双黄线都没有识别,甚至连这个概念都没有。
对于一个有经验的驾驶员来说,如果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正确的作法不应该是猛烈地转弯避开,而应该是紧急刹车。从视频上我们看出,车子没有刹车减速(保持在37~38),而是猛烈地左转。而且是等树影到了面前,才忽然进行操作,没有计算提前量。这说明设计autopilot的人,连基本的开车常识都不明白。
让我感到悲哀的是,这些视频的很多评论,大部分都在谩骂车主是傻逼:“这是车主自己的责任!”,“Autopilot只能在高速公路上使用”,“只能在车道上有明确的边界线的时候使用!”,“不能在有很多弯道的地方“,“只能在能够看见前方300米道路的地方使用”,“谁叫你不看说明书的!”…… Elon Musk也在一次采访中明确的告诉记者:“如果用户因为使用autopilot而导致了车祸,是用户自己的责任!” 他反复地声明:“autopilot还处于beta版本……” 意思是,你们小心着用!
我对这些说法持不同的观点。首先,Tesla根本就不应该把一个处于”beta状态”的功能,自动推送到所有Model S的系统里面。实际上,像autopilot这种功能,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根本就不应该有”beta版本”或者“测试版本”之说。Tesla把这样不成熟的系统,强制推送给用户,然后又说如果出了事故,用户负所有责任,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要知道,没有任何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给Tesla做“beta测试”。
另外,就算是用户没有仔细阅读autopilot的使用说明,在“不该”用它的地方(比如路面线条不清晰的地方)使用了autopilot,如果出了车祸,Tesla也应该负完全的责任。理由如下:
-
作为用户,他们没有义务阅读并且深刻的理解autopilot的局限性。在软件行业,存在一种习惯性的“责备用户”的不良风气。如果软件的设计有问题,用户没记住它的毛病,没能有效地绕过,那么如果出了问题,一般被认为是用户的错。Tesla想把软件行业的这种不正之风,引入到人命关天的汽车行业,那显然是行不通的。
-
Tesla的autopilot实现方式幼稚,局限性实在太多。天气不好的时候不行,路面上的边界线不清晰也不行,光线不好或者有阴影不行,路上有施工的路桩不行,高速出口不行,…… 实际上,在如此苛刻的限定条件下,任何一个汽车厂商都可以做出Tesla那种autopilot。
我自己的便宜Honda车,就有偏离车道时发出警告的功能(Lane Drift Warning,LDW)。装个摄像头,来点最简单的图像处理就搞定。在Indiana大学的时候,我们有一门本科级别的课程,就是写代码控制一辆高尔夫球车(也是电动车呢),沿着路面上的线条自动行驶。这根本没什么难度,因为它能正确行驶的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
其它汽车厂商很清楚这种功能的局限性,所以他们没有大肆吹嘘这种“线检测”的技术,或者把它做成autopilot。他们只是把它作为辅助的,提示性的功能。这些汽车厂商理解,作为一个用户,他们不可能,也不应该记住autopilot能正确工作的种种前提条件。
-
用户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判断”autopilot正常工作的条件是否满足。比如,路上的线还在,但是被磨损了,颜色很浅,那么autopilot到底能不能用呢?谁也不知道。把判断这些条件是否满足的任务推给用户,就像是在要求用户帮Tesla的工程师debug代码。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如果autopilot能够在检测到道路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自动警告用户,并且退出自动驾驶模式,那还稍微合理一些。
-
用户也许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响应条件的改变。Autopilot自动驾驶的时候,车子有可能最初行驶在较好的条件下(天气好,路面线条清晰),然而随着高速行驶,路面条件有可能急速的变化。有可能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路面线条就不再清晰(视频5貌似这种情况)。路面条件的变化突如其来,驾驶员没有料到。等他们反应过来,想关闭autopilot的时候,车祸已经发生了。这种情况如果上诉到法庭,稍微明理一点的法官,都应该判Tesla败诉。
-
Autopilot显摆出的“高科技”形象,容易使人产生盲目的信任,以至于疏忽而出现车祸。既然叫做“autopilot”,这意味着它能够不需要人干预,自动驾驶一段时间。既然用户觉得它能自动驾驶,那么他们完全有理由在到达高速路口之前(比如GPS显示还有一个小时才到出口),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比如看看手机啊,看看书啊,甚至刷刷牙…… 不然,谁让你叫它是“autopilot”的呢?我坐飞机时,就见过飞行员打开autopilot,上厕所去了。如果启用了autopilot还得一秒钟不停地集中注意力,那恐怕比自己开车还累。自己开车只需要看路,现在有了autopilot,不但要看路,还要盯着方向盘,防止autopilot犯傻出错……
-
Tesla把“beta版”的autopilot推送给所有的Model S,是对社会安全不负责任的做法。你要明白Murphy’s Law:如果一个东西可能出问题,那么就一定会有人让它出问题。Autopilot的功能不成熟,限制条件很多,不容易被正确使用,这不但对Model S的车主自己,而且对其他人也是一种威胁。汽车不是玩具,随便做个新功能,beta版,让人来试用,是会玩出人命的。我觉得Tesla的autopilot,跟无照驾驶的人一样,应该被法律禁止。由于autopilot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危险性,使用autopilot的用户,应该经过DMV考核,在驾照上注明“能正确使用Tesla autopilot”,才准上路。
-
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的“免责声明”和“用户协议”,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在美国,到处都存在“免责声明”之说。比如你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都要叫你签一个“waiver”,说如果出了安全事故或者意外,你不能把学校告上法庭。这种免责声明,一般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如果由于学校的过错而致使你的身体受了损伤,就算你签了这种waiver,照样可以把学校告上法庭。我估计Tesla的autopilot在启动时,也有这样的免责声明,说如果使用autopolit而出现车祸,Tesla不负责任。由于autopilot直接操控了你的车子,如果真的出了车祸,这跟其它的waiver一样,都是无效的。你照样可以上法庭告他们。
由于意识到这个问题,知道出了问题自己是逃不掉责任的,Tesla最近又通过强制的软件更新,对autopilot的功能进行了一些[限制](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 tesla-autopilot- idUSKCN0UO0NM20160110),说是为了防止用户“滥用”autopilot做一些“疯狂”的事情。Tesla很疯狂,反倒指责用户“滥用”和“疯狂”。这让人很愤慨。
对autopilot进行限制的同时,Tesla又推出了beta版的“[自动趴车](http://www.cnet.com/news/tesla-cars- can-now-self-park-at-your- command)”和“召唤”(summon)功能。这些功能貌似很酷,然而它们也附带了许多的限制条件。你只能在某些地方,满足某种特定条件,才能用这些功能。如果你违反这些条件,出了事故,Tesla声称不负责。
这些能够让车子自己移动的功能,跟autopilot一样,同样会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比如,有人在不该使用自动趴车和summon功能的地方用了它,就可能会导致车祸。这不是用户的问题,而是Tesla根本不应该发布这些不成熟的技术来哗众取巧。
对待设计的态度问题
我发现Tesla的设计团队,在态度上有一些严重的问题。Tesla的总设计师Franz von Holzhausen,在一个[采访](http://gigaom.com/2013/11/06/how-tesla-overcame-the- challenges-of-electric-car-design-from-the-ground- up)中谈到,Tesla是如何在“完全没有汽车设计经验”的背景之下,“从零开始”(from ground up)设计出了Model S,好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似的。这位设计师提到:“Tesla是从一张白纸(clean slate)开始,没有已有的思想可以借鉴……”
这其实是而夸大其词。世界上没有任何成功的设计,真的可以从所谓“白纸”开始的,你总是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学习。不管是前人的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借鉴的意义。电动车比起汽油车,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只不过是动力系统不一样而已。像门,窗,内饰,轮子,减震器,方向盘之类,里面的设计原理,其实都是一样的。
仅仅因为动力不一样,就对前人的经验视而不见,甚至盲目的藐视。这样的态度给用户带来的,是潜在的麻烦甚至危险。有些人喜欢把一个领域说成是全新的,往往是因为他们想“圈地”。所以Tesla的设计师其实是在说,电动车这个领域跟其它汽车公司的都不一样,所以你们都不用跟我竞争啦。同时这也可以让用户以为,只有Tesla才能做出电动车。
另外,我觉得人们对Elon Musk的个人崇拜,导致了很多人对Tesla的问题视而不见,盲目的以为Tesla是好车,豪华车,是最先进的技术。很多人盲目的相信Elon Musk,以为他是天才,他说的,他做的都是对的,而其实并不是这样。有传言说,Model S最早的设计,很多是Elon Musk自作聪明提出来的。后来其中特别不堪的一些,被设计师给去掉了。然而这种盲目“创新”的传统,却在Tesla遗留下来,并且利用媒体向全世界辐射,给大家洗脑。
Tesla标榜自己重视“设计”,其实却歪曲了“设计”这个词的含义。喜欢谈论所谓“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然而他们所谓的用户体验,只是浮于表面。真正的用户体验,应该是在实质上方便,可靠,舒服,易用。而Tesla所谓的用户体验,强调的是一些肤浅的,没有实质意义的方面,比如让门把自动伸出来,让你感觉它是你的朋友。
Elon Musk甚至在一次[采访](http://www.cc.com/video-clips/o26y1r/the-colbert-report- elon-musk-pt–1)中提到,你应该能够给你的车子起个名字,它应该就像你的宠物一样。由此可见,他关心的是什么 :) 说实话,真的有人在乎一个车的门把吗?我怎么觉得他的vision或者价值观有问题。花费很大工夫,试图让你在买车之前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以至于不惜重金。结果买下来之后的日子里,你就发现它的各种毛病——连最便宜的车都没有的毛病。
汽车的设计,很多方面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车上的各种设备,为什么是那个形状,为什么在那个位置,很多都是有理由的。不是你想它是个什么样子,就可以是什么样子的。很多这些经验甚至可能是用生命换来的,经历了战火和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这真的不是一个新的公司短短几年就可以摸索清楚的。
有些设计貌似很新,很酷,很未来,像科幻电影里面的一样。直到你开始用它,才发现是有问题的。很多人把Elon Musk比作钢铁侠,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科幻和现实是有很大区别的。Elon Musk的背景(物理系PhD辍学),也许可以做出高性能的电动机,然而一辆汽车除了发动机,还有很多关键的方面。忘记历史就等于毁灭未来,标新立异,不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把好的东西学过来,这样做设计是很难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