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智慧

有些人很爱学习,兢兢业业把书一个字一个字从头看到尾。好不容易学完一本书,却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

另外一些人聪明一点,他们嘴里喜欢冒出各种术语,听得别人头都冒汗。等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你就发现他们虽然胸有成竹的样子,做事动作快,却把握不准方向。

而垠神呢,更奇葩。垠神身边的人常发现他问一些很傻的“初学者”问题,简直让人不屑。遇到术语名词丈二和尚张冠李戴,好像不知道那些是什么。垠神居然什么都不会!

每次到了需要作出关键决策的时候,垠神默默听完大家正儿八经滔滔不绝之后,有时会不经意抖出一句:“那看起来是 xx …… 那样那样弄一下,就可以了。” 你起初不信他,跟他争论,说这样不能满足我们的宏伟目标。他又轻描淡写跟你说一些,然后回头玩他的去了。

他的话被你当耳边风,你坚信自己是对的。几个月之后,经过实现 N 种方案,各种教训之后,你发现自己最后选择了垠神最初指出的方向。如果你开头就试图理解他在说什么,可能几天就完工了。

在 Indiana 的时候,垠神经常享受的一件事情,就是静静看着同学们喊着各种口号和术语,眼睁睁看着他们误入歧途,重蹈自己几年前犯过的错误。甚至有些人弄了一两年都没发现是死路一条,还继续在垠神面前手舞足蹈。

不是垠神自私,而是很多人根本没有在意过他的看法,甚至没给他发言的机会。如果有人滔滔不绝,垠神就懒得去插嘴。如果有人如此急切的证明自己是对的,垠神总不至于热心到想打断他,讲述自己在同一路线的失败经历吧?

死知识,活知识

很多人坚信“知识就是力量”,可是他们不知道,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

大部分人从学校,从书籍,从文献学知识,结果学到一堆“死知识”。要检验知识是不是死的,很简单。如果你遇到前所未见的问题,却不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出来解决问题,那么这些知识就很可能是死的。

死知识可能来源于真正聪明的人,但普通人往往是间接得到它。从知识的创造者到你之间,经过了多次的转手倒卖。就算你直接跟知识的鼻祖学习都不容易得到真传,普通人还得经过多次转手。每一次转手都损失里面的信息含量,增加“噪音”,甚至完全被误传。所以到你这里的时候,里面的“信噪比”就很低了。这就是为什么你学了东西,到时候却没法用出来。

追根溯源之后,你会发现这知识最初的创造者经过了成百上千的错误。这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经过了几千次失败的实验。知识的创造者把最后的成功记录在文献里发表,然后你去读它。你以为得到了最宝贵的财富,然而最宝贵的财富却是看不见的。作者从那成百上千的失败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才是最宝贵的。而从来没有人把失败写下来发表。

没有这些失败的经验,你就少了所谓“思路”,那你是不大可能从一个知识发展出新的知识的。就像你读了别人的重要 paper,你是不大可能由此发展出重大想法的。你的 paper 会比别人低一个档次,往往只能修修补补,弄出一个小点的想法。而原来的作者以及他的学生们,却可以很容易的变出新的花样,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路是怎么走过来的,知道许许多多没有写下来的东西。“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我脑子里就是这个意思。

垠神从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很多时候不看书,不看 paper。或者只看个开头,知道问题是什么。他看到一个问题,喜欢自己想出解决方案。他不是每次都成功,实际上他为此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失败。运气好的时候,他得到跟已有成果一样的结果。运气再好一点的时候,他得到更好的结果。但他关心的不只是成功,中间的许多失败对他也是价值重大的。

然后他会去找有经验的人讨论,这些人也许很厉害,早就做过深入的研究。也许是初学者,刚刚接触到同样的问题。但很奇特的是,不管跟什么样的人交流,垠神几乎总是能得到启发。即使这个人什么都不懂,现教给他也一样。通过向不懂的人解释这个问题,他经常意外的发现问题的答案。

死知识是脆弱的。面对现实的问题,死知识的拥有者往往不知所措,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他们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忙于维护各种术语和教条。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的思想,他们只能抬出权威来镇压大家:这个理论是某某大牛提出的,所以肯定能解决问题!

为死知识引以为豪的人往往满口的术语,对“初级问题”不屑一顾。懂得活知识的人,却知道每一个初级甚至傻问题的价值。世界上最重大的发现,往往产生于对非常基础的问题的思考,比如“时间是什么?” 如果你觉得理所当然每个人都该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白痴才会问出这种问题,那你就失去了很多产生活知识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垠神经常问一些基础问题,因为他想知道它们背后还隐藏着什么他不知道的内涵。

这就是垠神获取活知识的秘密。活知识必须靠自己创造出来,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失败。如果没有经过失败,是不可能得到活知识的。

由于活知识是自己创造的,其中包含的概念,垠神是不知道它们在文献中的术语的——垠神平时都懒得看文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跟垠神交流,发现他连基本的术语都不知道是什么。经过进一步交流,你也许会发现虽然垠神不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他却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以他自己的理解方式 ;)

知识的来源

所以呢,知识的来源最好是自己的头脑,但也不尽然。有些东西成本太高,没条件做实验就没法得到,所以还是得先获取现成的死知识。

有些人说到“学习”,总是喜欢认认真真上课,抄笔记,看书。有些人喜欢勾书,把书上整整齐齐画满了横杠。兢兢业业不辞辛苦,最后却发现没学会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因为他们没有理智的选择知识的来源。其次,他们不明白如何有效的“提取”知识。这第一点属于“品位”问题,第二点则属于“方法”问题。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对于同一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书,不同的作者对于问题的见解深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拿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而不参考其他人的,往往会误入歧途。你手上的书的作者,也许自己没把这问题研究很透。只是他发表的早,占了先机,所以这书成了学校指定的,大家推崇的“经典教材”。

在学校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发现经典教材很难懂。经过努力,让自己的思维爬到一定高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经典教材作者很多地方没有看透彻。写书的时候他也把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写进去,引经据典的罗列出各种 paper,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思想和直觉。看这种书,你当然头痛了。

所以我喜欢在网上搜索对应一个主题的内容,往往能发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的作品,反而比写书的“大牛”来的深刻。当然网上内容鱼龙混杂,你也不要死钻进去出不来了。

看书的时候不要老想从头看到尾。如果一个主题你看得头大,最好的办法是放下这书,去寻找对同一主题的更简单的解释。这些东西可以来源于网络,也可以来自其它书籍,也可以来自身边的人。同时保留多个这样的资源,你就可以对任何主题采用同样的“广度优先”搜索,获得深入理解的机会就会增加。

都说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我却发现看书是很闷的事情,我很不喜欢看技术方面的书。我最喜欢的是直接跟人学东西。找到懂一点的人,跟他聊。别管他懂多少,懂多深,我发现真人几乎总是比书好。至少,你聊天的时候不会打瞌睡 ;) 而且很多时候他没告诉你答案,但通过聊天,你自己把它给想出来了。

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我会事先把会议的 paper 浏览一下,然后发现根本看不进去。带着好奇心来到会议,听了演讲还是不懂。接下来我使出绝招…… 等演讲者下台之后的休息时间,我会走到他面前说:“你好,我比较笨看不懂你的 paper。请问你能在三句话之内把里面的要点概括一下吗?” 接下来奇迹发生了,作者说出了他从未发表的直觉,仔仔细细教会了我,甚至跟我成了朋友。当然对于这样的人,我也会告诉他一些我知道的东西作为回报。

英语的重要性

关于学习,我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英语的重要性。很多人英文不够好,对看英文材料有畏惧心理,只看中文内容,这使得他们很难得到准确的信息,经常被人误导,被收智商税。

我从大学年代开始就很少看中文内容了。专业书籍,技术文档,全部都看英文的。现在没那么排斥中文了,然而看中文网站的时候仍然发现很多误导。国产电视剧也大部分是各种脑残剧情,误导人们的三观。

不是我崇洋媚外,可是实话说,这几年中文内容虽然改进了很多,可是很多方向上的专业程度还是比英文的低很多,很多不准确甚至根本就是错的。所以虽然我平时说话用中文,写东西用中文,却很少看中文的东西。我看的中文内容大部分是人文的,小说一类的。

中文信息经常包含各种误导,危言耸听,造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必要的麻烦。手机放枕边说有辐射,充电器用完不拔说会爆炸,被鱼刺扎了不敢自己弄下去,医院的椅子不敢坐说会传染皮肤病,不要喝“阴阳水”,不要吃这不要吃那全都有害,快点贷款买房快点结婚生孩子…… 各种事实上观念上文化上的误导,导致了许多国人生活方式的困窘。

中国小孩子从小就学英语,到了关键时候却从来不用。我不排斥看中文内容,但我建议不要片面的只看中文内容。事无巨细都应该同时参考英文信息,多方面分析之后再做决定。生活的决策如此,专业知识的学习当然也一样。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看到中文的时候你最好搜索它的英文,对比各种资料,这样你就更容易得到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