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定一/亲近自然容易让人快乐

居住在繁忙拥挤的都市人,越容易被焦虑、忧郁等心理疾病所困扰,而经常亲近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则可带来稳定情绪的效果。

《真原医》的整体健康观念一直强调人与「环境」关系密不可分。动物、植物、矿物三者相依而存,就像我们身心灵一样相互辉映。 然而,现代人追求城市化的生活,虽然拥有了丰富便利的生活条件,但也让我们与大自然逐渐失去连系。不再与大地「接线」,失去了一个物种本能所趋的连结后,也让身心备感压力。许多研究开始留意到,居住在繁忙拥挤的都市人,越容易被焦虑、忧郁等心理疾病所困扰,而经常亲近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则可带来稳定情绪的效果。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光是亲近青山绿水就能让人稳定情绪?有一篇刊登于2015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最新科学研究,内容探讨亲近大自然能安定大脑前额皮质区(subgenual prefrontal cortex)的活动,进一步改善使人心情低落的「负向记忆跳针」(brooding morbid rumination)现象。

美国史丹佛大学攻读环境资源博士的格雷戈里.布拉特曼(Gregory Bratman),他和团队招募了38位自愿参与「散步实验」的受测者,规定他们散步过程没有人陪伴,也不能听音乐分心;经随机分派于校园绿意盎然地段或邻近高速公路车流量高地段散步九十分钟后,研究人员马上请受测者回到实验室进行脑部扫描,并填写心理问卷。

格雷戈里.布拉特曼的团队选择了一个让现代人无法专注于当下、无法简单快乐的心理现象来做研究,那就是众所皆知,容易导致忧郁症的「负向记忆跳针现象」(brooding, morbid rumination)。心理学家认为,「负向记忆跳针现象」是一种病态的反刍思考,是大多数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人对自己犯的差错和生活中遭遇的挫折无法停止的钻牛角尖。此一反刍思考与大脑胼胝体前膝下的前额叶皮层活动增加有密切关系。曾经有研究指出,都市人比住在郊区的人,发生「负向记忆跳针」的比例较高。除了这个心理现象之外,研究人员也追踪散步前后的脑部血流变化(尤其是与「负向记忆跳针现象」相关的「大脑膝下前额皮质区」),希望能追出一点「亲近自然.让人快乐」的蛛丝马迹。

您应该可以猜想到结果:在大马路边散步,果然不太能让人放松心情,脑部扫描显示流向大脑膝下前额皮质区的血流量偏高,负向记忆跳针现象得分也没有降低;反之,在绿带散步的人,心理健康似乎略好一些,和散步前相较,他们似乎比较不会反覆思索过去痛苦记忆,大脑膝下前额皮质区的血流量也下降了,好像这个区域的大脑真的「安静」了下来。

《静坐的科学、医学与心灵之旅》一书曾经介绍过「神经回路」的观念,当我们持续活化脑部某个部位,例如一再重复特定的动作或念头,就能产生固定的「神经回路」。透过静坐、持咒(或让孩子读经)或者数息,在大脑里培植一个新的神经传导路径,将所有注意力引到这个路径上,使心灵不再妄念纷飞,不再承受同时处理多重资讯的负担,达到安顿心灵的效果,同样的,接近大自然,能让我们不断回到当下,达到稳定身心的效果。

现在我们知道,利用与大自然亲近的户外活动,也可以与静坐所达到修正大脑神经回路方法产生互补效果,减少投注于「负向记忆跳针」神经回路的能量,如此要唤起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回路」,也就更容易了。